茶與中國佛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(guān)系。佛教徒飲茶史至晚可追溯到東晉。《晉書·藝術(shù)傳》記載,單道開在后趙的都城鄴城昭德寺坐禪修行,不畏寒暑,晝夜不眠,“叫r鎮(zhèn)守藥數(shù)丸,大如梧子,藥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氣,時復(fù)飲茶蘇一、二升而已”。古代有將茶與姜、桂、桔、棗等果料香料一同煮飲的習慣,茶蘇即此類。佛教初傳中國,國人多視之為神仙方術(shù)一類。而當時僧人多修習小乘禪法,且嚴格遵循過午不食的戒規(guī)。
為了補足午后的營養(yǎng),提神益思,驅(qū)除禪修中的昏沉,同時也為了養(yǎng)生,迫切需要一種秘方或帶有藥有用功能的飲料(午后可飲果汁等)。而正是這種需要,兩千年來,使茶與佛教產(chǎn)生了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。茶在寺院普及是在唐代,尤其是禪宗興起之后,并影響及于社會。
《封氏聞見記·飲茶》記載: “南人好飲之,北方初不多飲。開元中,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,大興禪教。學禪務(wù)于不寢,又不夕食,皆許其飲茶。人自懷挾,到處煮飲,從此轉(zhuǎn)相仿效,遂成風俗,自鄒齊滄棣,漸至京邑城市,多開店鋪,煎茶賣之,不問道俗,投錢取飲,其茶自江淮而來,舟車相繼,所在山積,色澤甚多。”
由于唐宋禪僧的提倡,促進了北方民間飲茶習慣的普及。唐大中三年(849) “東都進一僧,年一百二十歲,宣帝問服何藥而致此,僧對曰“臣少也賤,素不知藥,性本好茶,至處惟茶是求,或出亦日遇百余碗,如常日亦不下四、五十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