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武因茶而興,清雍正二年(1724年)茶商和工匠涌入易武達“數(shù)十萬人”之眾,形成了“山山有茶園,處處有人家”的格局,一度被清廷“嚴禁客商入山作茶”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實行“茶引”購茶,茶商復(fù)入,主產(chǎn)圓餅茶(又名園寶茶),因七餅為一筒出售,又稱“七子餅茶”,大量運往普洱經(jīng)銷。
《普洱府志》記載:清乾隆九年(1744年),普洱茶被宮廷正式列入《貢茶案冊》,普洱府每年撥出???ldquo;例銀”,由思茅廳在六大茶山采辦貢茶的遺跡在易武、倚邦堪稱屢見不鮮。起于思茅,終于易武的石塊鋪筑的茶馬驛道,實為采辦貢茶之便而修;立于磨者河永安橋遺址上的石碑上,清清楚楚地刻有“刊易武至倚邦實國家采辦貢茶所必由之道”的碑文;立于易武原石屏?xí)^前的《茶案碑》上,也刻有“乾隆五十四年前,宣憲招李文采等父叔輩,栽培茶園,代易武賠納貢典”之事實。這些石碑均立于清代。除有歷史記載、碑文刻錄、實物佐證外,易武至今還保存的清廷賜匾——“瑞貢天朝”。書贈對象是車順號茶莊莊主車順來、李開基等人,車順來、李開基等人在科舉考試中已獲進京參加殿試資格,但因山高路遙,難于進京參加殿試,便將精心加工的易武茶送入京城表達心意?;实燮凤嫼蟠髳?,封車順來、李開基等人為“例貢進士”,并書“瑞貢天朝”四字贈之。(“瑞貢天朝”賜匾,至今仍由車順號茶莊后人保存)。因此,易武被譽為“貢茶之鄉(xiāng)”。貢茶大量入京,普洱茶在京城宮廷內(nèi)外獲得好評,聲名遠播?!镀斩尽分芯陀?ldquo;普洱茶名重京師”、“譽享京華”的記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