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以規(guī)矩成方圓,茶緣禪機方為道。茶道包含兩個意思:一個是以點茶吃茶為機緣的深化、高揚心境之路的意思;另一個是以被深化、高揚了的心境為出發(fā)點的點茶吃茶之路的意思。按照這個說法,茶是茶至心之路,又是心至茶之路。這里的心是指“真心”,與佛教的“空”、“無”是相通的。著名的趙州和尚“吃茶去”的故事,就告訴人們茶道的奧秘與真諦,拋卻了一切分別和執(zhí)著,達到平等如水的境界。一切事物發(fā)展到及至,則“相對如夢寐”“欲辯已忘言”,只可意會不可言傳,不可湊泊,不可攀仰。禪與茶均需以心印心,默然神會。“綠柳紅花,甘苦自知”只需自我心印,無須說個沒完沒了,以指為月,舍己逐物。
無論茶室內(nèi)外,在茶中修心,在修心中喝茶。因為社會存在決定人的思想意識。人們在多元的文化中失去了精神的信仰支撐和心理平衡。因此,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東方的茶,這雖是一碗由茶葉浸泡出來的湯水,然而它又是一杯容納了東方文化精髓的東西,已不是一杯有固定價值的解渴的飲料了。當我們以清醒的思維去凈濾這杯茶湯的時候,它就像一口貯滿了禪思的深井,清而不浮,靜而不滯,淡而不薄,能汲取多少,全在個人。
茶之為道發(fā)源于中國,“茶道”一詞初始于唐代。在唐代茶道已脫離日常啜飲范圍,而成為一種優(yōu)雅的精神文化。成為東土人心靈的寄托。唐朝的統(tǒng)一和強盛,造就了兼容并蓄的文化胸襟,氣度恢閎的文化心態(tài),寬松開明的文化氛圍。就在這樣的特定時代背景中,以追求生活美好和諧為目標的“中國茶道”應(yīng)運而生。“茶道”一詞最早見于唐代詩僧釋皎然,“一飲滌昏寐,情思朗爽滿天地。再飲清我神,忽如飛雨灑輕塵。三飲便得道,何須苦心破煩惱……孰知茶道全爾真,唯有丹丘得如此。”
唐朝時陸羽所著的《茶經(jīng)》已開始把茶當作一種藝術(shù)過程來看待,其中蘊含了濃厚的美學(xué)意境和氛圍。首次把“精神”二字貫穿于茶事之中,提倡“精行檢德”,達到清新、沉靜;亦首次把儒、釋、道的思想文化與茶之過程融為一體,首創(chuàng)中國茶道精神。唐末劉貞亮在《茶十德》中更指出茶可以:“利禮仁、表敬意、可雅心、可行道”等。可見,早在我國唐代就已經(jīng)飲茶有“道”了……然而茶之“三味境”并非是人人都能了解和進入的。只有具“純一無雜”之心的人,才能體會到茶的真味。由此可見茶道文化的內(nèi)核是禪,主張“本來無一物”“無一物中無盡藏”。同時茶道把禪從寺院中解脫到自然露地,把遠隔世俗的禪僧化為平常人——茶人,創(chuàng)造了新的禪文化。“茶道”是茶與心的沖融之境,這里的心是“純一無雜”之心,而茶在此時的含義也已經(jīng)超脫浸透到生活的各方面,至一條全新的藝術(shù)之路,并引異成為了“人生之路”——那人與自然合一的人生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