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亞馬遜繼續(xù)打合規(guī)牌,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賣家逃離亞馬遜,開始一段新的賽道之旅。然而,這對其他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來說是一件好事。
以獨立站為例,從長遠來看,它確實是中國跨境賣家品牌出海的最佳途徑之一。自封號潮以來,面對當前的環(huán)境,在shein和anker模式的成功推動下,一大批跨境電商賣家正涌向去中心化的獨立站平臺,努力掌握自己的命運,多渠道運營已成為賣家的共識。
但是歸根結底,亞馬遜和獨立站的運營是完全不同的兩套體系。
1、亞馬遜平臺的邏輯,弱店鋪,弱品牌,大多數(shù)賣家也在追求單品爆款模式。
當買家在亞馬遜上購物時,更多的場景是搜索產(chǎn)品的關鍵詞。根據(jù)亞馬遜的算法邏輯,搜索頁面上會出現(xiàn)一堆相關的產(chǎn)品。在這堆產(chǎn)品中,如何使他們的產(chǎn)品更有可能暴露出來,排名更高,從而被買家選擇?賣家可能更多地從產(chǎn)品價格、詳細頁面、賣點包裝考慮。
盡管亞馬遜賣家不必太擔心前端的第一批流量,但正是由于這種平臺算法邏輯,亞馬遜上的品牌難以真正沉淀。
2、做獨立站完全是另一種思維——需要先花錢引入流量,roi的轉換高度是不確定的。
獨立站賣家主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:
首先,流量來自哪里(賣家的主投放渠道,用戶畫像是什么)?
其次、這些目標客群的購買決策因素是什么?
與亞馬遜的等待買家來相比,獨立站已經(jīng)成為一個積極的促銷活動,賣家應該不斷測試買家是否有購買的需求和興趣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亞馬遜的投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,投資的效果基本上可以看到。獨立站投入產(chǎn)出的不可控風險就要稍微高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