亞馬遜這一年的變化太大了。
很多2016年初或更早進入亞馬遜的賣家,都懷念那時候推廣的輕而易舉。很多早期進入的賣家,找到一個產(chǎn)品,哪怕月搜索量低,哪怕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沒那么好,只管快速上架就好。那時站內(nèi)廣告費占比一般都并不高,還有很多不會投廣告的賣家,配合當時流行的黑科技,sd、上首頁、暴力上評等等,迅速就能獲得大量銷量。
如果在那時進入歐洲站或日本站,由于語言門檻,能避開了大量亞馬遜賣家的競爭。那時根本不怎么抓vat,推廣費用占比也較低,如果做德國站,客單價還很不錯。在群里一些老賣家,早期可以在歐洲站一些小類目上擁有好幾個bestsellers,過得非常滋潤。
前幾年獨立站非常火熱,那時候很多獨立站大神先知先覺通過跨境電商獨立站賺了第一桶金。當他們看到亞馬遜如此火熱,很多獨立站大神紛紛轉(zhuǎn)型或在公司內(nèi)部新開了亞馬遜電商部門,在亞馬遜平臺要分一杯羹。
但從2018年開始,隨著其他平臺賣家、獨立站賣家、外貿(mào)工廠、國內(nèi)電商賣家都看到亞馬遜平臺的賺錢效應,瞬間大量涌入,平臺的競爭明顯激烈,還發(fā)生了很多惡意競爭事件,好多賣家感覺賺錢沒有以前容易。再加上類似“歐洲站vat繳稅”等一系列合規(guī)要求實施,利潤變得更薄了。這輪英國站和德國站vat的實施,已經(jīng)有很多賣家忍痛棄店了。
難怪,今年開始很多亞馬遜賣家在討論獨立站,自己掌控流量,降低fba備貨。有月銷百萬美金的賣家行動更快,已經(jīng)招聘了超過10人的團隊,快速在行動了。
亞馬遜在全球主要發(fā)達國家依然持續(xù)增長,傍著這棵大樹沒有錯。但在目前的形勢下,布局獨立站,也成了越來越多跨境電商企業(yè)的選擇。
然而,獨立站的坑不會比平臺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