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8月20日,江西省贛江市龍南縣勤業(yè)工業(yè)有限公司注塑車間內,220只機械手不知疲倦地揮舞手臂“忙碌”著,機器人代替著人在進行勞動。據了解,隨著用工成本的上升,“機器換人”成了不少用人單位的選擇。
龍南勤業(yè)公司是zui早從長三角地區(qū)向內地轉移的玩具企業(yè),2005年落戶龍南,主要生產玩具、家庭用品等產品,如今,已經成為我省zui大的玩具出口企業(yè)。該公司總賴增濃說,當初把工廠遷至龍南,是因為當?shù)厝肆Y源成本比深圳工廠低四五成,重要的是不會出現(xiàn)珠三角地區(qū)招工難的問題。
不過,招工難很快也從沿海地區(qū)蔓延至龍南,招工也越來越不容易,而且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。賴增濃說,今年公司的人工成本比去年約上升25%。作為傳統(tǒng)勞動密集型行業(yè),利潤本來就微薄,勞動力成本上升讓企業(yè)不堪重負。而且,招工也越來越難,盡管目前公司用工量達4600人,但賴增濃表示:“現(xiàn)在就是再來1000人也能消化,關鍵是招不到。”
在這種背景下,從2010年起,公司啟動了“機器換人”的大動作,大量裝備機械手和自動化流水線,通過技術革新解決招工難問題。220只機械手臂做的事,相當于500名工人的勞動量,每年替公司節(jié)省下1000余萬元的人工成本。
賴增濃說,目前公司3個注塑車間已累計引進220臺機械手,投資2000多萬元。盡管一只機械手的成本達10余萬元,但原來一臺注塑機需4個人操作,用上機械手后,一個人可以操作兩臺注塑機。以此計算,僅在注塑環(huán)節(jié),就可減少至少400名工人,一個月減少工資支出至少100萬元,兩年就能收回技術改造成本。
南昌澤林實業(yè)公司是青山湖區(qū)一家大型針織服裝企業(yè),目前有員工300多名,招工難也一直困擾著這家年銷售額數(shù)千萬元的企業(yè)。該公司董事長助理譚秋華說,這兩年公司也嘗到了“機器換人”的甜頭:以前每件衣服腰部松緊帶的縫制,都要人工量、裁、車,工序繁瑣,去年引進了一臺縫口機,只需要一個工人操作,一天加工量可達1萬件,抵4個熟練工人。而且,縫口也更加平整,客戶滿意度更高。
僅在去年,公司就投資了170多萬元購置電腦繡花、包絲機等自動化設備,如現(xiàn)在采用的縫紉機都自帶刀頭,能自動剪掉多余線頭,而原來就需要人工操作。雖然這些設備一次性投資比較大,但是,其綜合效應也非常明顯,“至少減少了三四個人的用工量,兩年就收回了成本。”譚秋華說,zui近準備到浙江等地去學習,看看人家都在使用哪些*設備,如果可行也準備引進。
青山湖區(qū)有六七百家針織服裝企業(yè),目前真正能掏出大筆資金進行技術改造的企業(yè)不多。“目前還在觀望,如果其他企業(yè)技術改造的成效明顯,我們也準備加大投入。”南昌盛興實業(yè)有限公司總秦國強說,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,以及客戶對產品品質要求的提高,生產的自動化是一個方向。但是,現(xiàn)在還難下決心投入大筆資金進行技術改造,要企業(yè)短時拿出幾百萬元資金進行技術改造,壓力比較大,而且成效怎么樣還很難說,這也是目前青山湖區(qū)一批企業(yè)的心態(tài)。
隨著科學技術的發(fā)展,機器人大規(guī)模的代替人力勞動力是未來的發(fā)展趨勢。機器人應用的發(fā)展不僅減少了勞動力,加快了勞動效率,同時增強了員工自身的安全系數(shù)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