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是茶的故鄉(xiāng),這里有四十多個縣的深山密林中發(fā)現(xiàn)了野生大茶樹。在哀牢山區(qū)鎮(zhèn)源縣九甲鄉(xiāng)千家村的原始森林中,發(fā)現(xiàn)了樹齡2700年和2500年的野生古茶樹群落。據(jù)西雙版納的古傣文記載,早在1700年前,當?shù)鼐陀胁铇湓耘?。勐??h南糯山上至今生長著800年前的人工栽培茶樹,被稱為“茶樹之王”。
云南有26個民族,各個民族都特別喜歡飲茶。在悠長的歷史中,茶滲透到了每個民族生活的各個方面,飲茶習俗也多姿多彩。
基諾人從茶地采回鮮嫩的茶葉,洗凈晾干后仔細的用手揉軟搓細,放進一只大碗中。再加上用柑橘樹葉、泡酸的鮮竹筍、可作螞蟻醋的酸螞蟻、一種叫做“白生”的菌、大蒜、辣椒、鹽巴等佐料拌和,就成為一碗“涼拌茶”,基諾族話叫作“拉拔批皮”。酸、辣、辛、咸、苦中透出一股鮮香,是一盤下飯的好涼菜。
把茶當作菜吃的還有滇西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境內(nèi)的德昂族。他們將從樹上采來的新鮮芽葉放進小缸里面,撒上鹽巴拌勻,層層壓緊,裝滿為止。放幾個月后,需多少掏出多少,拌上香料,便是吃飯佐餐的一道好菜。
景頗族和哈尼族也有以茶作菜的習慣。他們砍來竹子,鋸成長約一尺、一端留有竹節(jié)的竹筒。再將采來的嫩茶放在太陽下曬,失去二三成水分后,再用手揉搓;或者將采來的新鮮茶樹芽葉用鍋蒸煮,等到茶葉柔軟泛黃時,起鍋將茶葉倒在竹簾上再用手揉搓。然后,將茶葉裝入竹筒,用木棒分層搗實。到快裝滿時,用竹葉塞緊筒口,把竹筒倒置,使多余的水分流出來。兩三天后,再用泥灰封住筒口,將茶筒插入土中。放上兩三個月,竹筒內(nèi)的茶葉變成金黃色,發(fā)出一種特有的茶葉濃香時,取出筒內(nèi)茶葉晾干,裝進瓦罐加進香油腌漬,隨時都可以取出作菜,是一種具有特殊風味的菜肴。
“燒茶”在佤族中流行,佤語叫作“枉臘”,是一種近于“烤”茶的方式。首先,燒一壺開水,放在火塘邊備用。然后,把茶葉均勻地鋪在一塊薄鐵板上,放在火上烤。等到茶葉焦黃時,將茶葉倒入開水壺中煮。煮好的茶倒入茶盅里,便可飲用。這種茶苦中帶甜,散發(fā)出一股焦香,在飲茶中別具一格。
真正“燒”的茶是布朗族的“青竹茶”,他們進山干活想喝茶時,就會砍來一節(jié)香竹筒,放進茶葉,裝滿清泉水,然后放進火堆中燒。在等待燒茶的時間里,他們找來香竹,砍成一節(jié)一節(jié)的小竹筒,把底部削尖插在地上,成了一排奇妙的高腳茶杯。不一會兒,竹筒里的水燒開了,茶煮好了。將茶從竹筒里倒入插在地上的高腳杯中,人們拔杯而起,就可以品嘗這種集山泉的清冽、茶葉和鮮竹的清香于一杯的竹筒茶了。
拉祜族家里的“烤茶”與佤族的“燒茶”差不多,只是不是把茶葉放在鐵板上“燒”,而是裝在小陶罐中烤。
西雙版納傣族也愛吃烤茶,烤茶辦法與拉祜族差不多。只是他們喜歡先在茶碗中放上一些調(diào)味品,如花椒、生姜、桂皮、鹽、香糯葉等,然后倒上茶湯。
麗江納西族除喜愛喝“油茶”、“鹽茶”、“糖茶”外,還喜愛中一種“龍虎斗”。在納西族話中“龍虎斗”叫作“阿吉勒烤”。人們先將茶放在小陶罐中烘烤,待茶葉烤到焦黃時,注入開水煮茶。同時,在備好的茶杯中倒進半杯烈酒,然后將煮好茶水倒入盛酒的茶杯。頓時,茶杯中發(fā)出轟轟的響聲,如雷聲滾滾。因此,“龍虎斗”又叫作“雷響茶”。
到大理旅游的游客,都會品嘗一次白族“三道茶”。“三道茶”是大理白族文化的奇珍,當客人進入客廳坐定后,主人家的女兒或兒媳婦就會捧出第一道茶來。這第一道茶是加糖的“糖茶”,表達主人對客人的盛情歡迎。第二道茶,是只放茶葉的“苦茶”。按照白族的習慣,喝這道茶是談往事、敘家常的時候。這時,賓主之間隨便交談,無拘無束,盡興長談。談興已盡,客人準備告辭前,主人家又捧出第三道茶,茶里放了米花,所以叫“米花茶”。這道茶是送別客人,??腿思槿缫狻:攘诉@道茶,客人便該起身告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