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體的植物配植,主要是通過植物的色彩、線條以及姿態(tài)來組景和造景的。淡綠透明的水色是各種園林景觀天然的底色,而水的倒影又為這些景觀呈現(xiàn)出另一番情趣,情景交融,相映成趣,組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。平面的水通過配植各種樹形及線條的植物,形成具有豐富線條感的構(gòu)圖,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而利用水邊植物可以增加水的層次;利用蔓生植物可以掩蓋生硬的石岸線,增添野趣;植物的樹干還可以用作框架,以近處的水面為底色,以遠(yuǎn)處的景色為畫,組成一幅自然優(yōu)美的圖畫。
不同的水體,植物配植的形式也不盡相同。規(guī)則式的水體,往往采用規(guī)則式的植物配植,多等距離的種植綠籬或喬木,也常選用一些經(jīng)過人工修剪的植物造型樹種,如一些歐式的水景花園。自然式的水體,植物配植的形式則多種多樣,利用植物使用水面或開或掩;用栽有植物的島來分割水面;用水體旁植物配植的不同形式組成不同的園林意境等。但最基本的方法仍是根據(jù)設(shè)計的主題思想確定水體植物配植的形式。下面以上海的太平橋綠地和延中綠地為例,來說明植物對水體造景的作用。
上海的太平橋綠地占地面積4公頃,其中人工湖約1公頃,占整個綠地面積的1/4;湖面形狀自然流暢,水體有收有放,還設(shè)有兩個連接的小島。以湖面為中心,北面是濱江游步道,南面是山體,整個布局簡潔、明朗、流暢。
為突出水體平靜、開闊、幽雅的美感:(1)在湖濱的親水臺階上,種植了胸徑40厘米的垂柳和香樟,柔條拂水,人水兩相依,形成林蔭湖濱道的景色。(2)以綠地南部的山體作為太平湖的綠色背景,通過植物的色彩和線條來烘托水體。表現(xiàn)在色彩上,以墨西哥落羽杉、濕地松、廣玉蘭、香樟、獨本女貞等為背景,沿湖的岸邊種植了大量的春、秋季色葉樹種、小喬木如青楓、紅楓、三角楓等;中、大型喬木如楓香、無患子、櫸樹、烏桕、喜樹、欒樹、香椿、臭椿、香樟等;還點綴了白玉蘭、垂絲海棠、紅葉李和杜鵑、金葉女貞、紅葉小檗、草花等組成的矮灌木色帶。隔岸遠(yuǎn)望,深綠的、草綠的、嫩黃的、金黃的、鮮紅的……在水面的映襯下,色彩十分豐富。在線條構(gòu)圖上,在湖面的最凹處,種植了直線形的墨西哥落羽杉、濕地松,通過水平和垂直的強烈對比來加強水體的縱深感。在山體中,通過抬高地形(最高處為5米),不僅形成濃密的山林,又強化了植物林冠線的起伏變化,豐富了水體的背景。山體中的每個山丘選用一二種主要樹種,再點綴幾株景觀樹種組成一個組團種植,如以香樟、銀杏為主,點綴櫸樹、烏桕等,并不斷的疊加,形成既有關(guān)聯(lián)又有變化的背景層效果。濃郁的背景將湖水的靜、石橋的白襯托得恰到好處。在臨水處,還點綴了樸樹、梅樁,其優(yōu)美的姿態(tài)和清澈的水面共同組成了一幅優(yōu)美的圖畫。為強化植物的造型,突出水的平靜、柔和,兩個人工小島分別以白玉蘭和合歡為主題。其中,玉蘭島上種植了2棵樹齡約80年的上海市市花——白玉蘭;合歡島上種植了4棵造型各異的庭院觀賞樹種——合歡。
與太平橋綠地相比,上海延中綠地h5、h2、h3水景園的植物造景風(fēng)格卻迥然不同。延中綠地是上海市中心最大的一塊公共綠地,占地23萬平方米,其中,h2和h3是水景園:“一塊茂密的生態(tài)林地,一條河流蜿蜒曲折迂回在密林山丘之間。河上彌漫霧氣遂成水滴,緩緩流淌在由西向東鱗片狀的河床上,匯聚成水流注入真正有水的河流之中。還有山丘上的風(fēng)竹亭,四根高高的光纖柱子在夜間的景觀頗有新意。”h5是干河:“以卵石鋪砌的自然曲折的干河為主題,‘河’兩岸大小不一的卵石河道有機地組合在一起,用與水有關(guān)的元素來體現(xiàn)水的意境”。基于這一設(shè)計理念,在水體的植物配植上,多沿用了我國傳統(tǒng)的植物配植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