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樹最早起源于我國西南地區(qū),中國是全世界最早發(fā)現(xiàn)并利用茶葉的國家。有史料記載,我們的祖先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種植茶樹。秦漢以前,四川一帶已盛行飲茶。西漢時,茶葉作為特產被進貢至京城長安。
神農嘗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。
傳說自神農嘗百草始識茶,每次中毒時都用茶葉來解毒消痛?!恫杞洝酚涊d有:“茶之為飲,發(fā)乎神農氏,聞于魯周公”。神農嘗百草發(fā)現(xiàn)茶的藥用價值后的很長一段時間,茶葉僅作為藥物使用。
西漢王褒《僮約》中有武陽買茶的記載。當時飲茶已成為宮廷、望族的一種高雅的消遣。當時的茶葉多加工成餅茶,飲用時加調味品烹煮成湯,稱為“烹茶”。
兩晉、南北朝時期,茶葉由奢侈品漸變成普通飲料。
茶葉剛傳入歐洲時,由于價格昂貴,被荷蘭人、英國人視為“貢品”和奢侈品。
在南北朝、唐朝時期,世界各國前來學習大唐文化,更是掀起了中國茶文化對外傳播的高潮。新羅、高句麗、日本等國均始于此間習得中華茶文化。
宋、元時期,隨著對外貿易的增加,政府允許外商購買茶葉運回國,陶瓷和茶葉逐漸成為中國的主要出口商品。
到了明朝,得益于政府積極的對外政策。鄭和七次下西洋加強了與東南亞、阿拉伯半島、非洲東岸等地區(qū)的經濟聯(lián)系與貿易往來。西歐各國商人也紛至沓來,從中國購買大量的茶葉回國銷售牟利。飲茶之風逐漸在世界各國的上流社會中盛行。
史籍中有“茶興于唐,盛于宋”的說法
今天的飲茶習俗大致可分為三類:第一類喜歡添加佐料,很多少數民族都有這樣的特色,如酥油茶、鹽巴茶、奶茶、打油茶、擂茶等;第二類追求清雅怡和,崇尚“清凈”意境,清飲雅嘗,如江南的綠茶、北方的花茶、西南的普洱茶、福建廣東一帶的烏龍茶等;第三類為茶館風格,講究多重享受,備有精美點心,伴以歌舞戲曲等。
從茶的營養(yǎng)價值分析,喝綠茶對人體最好。
據現(xiàn)代科學研究,茶葉中富含磷、鉀、硫、鎂、錳、氟、鋁、鈣、鈉、鐵、銅、鋅、硒等20多種無機礦質元素和蛋白質、脂質、碳水化合物、氨基酸、生物堿、茶多酚、有機酸、色素、香氣成分、維生素、皂苷、甾醇等有機化合物。
如果從茶的營養(yǎng)價值分析,喝綠茶對人體最好。因為綠茶加工后基本保持了鮮茶葉的有效成分,而其它茶類經加工后,原有的有效成分都會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破壞。
據分析,綠茶中所含的維生素是紅茶的5~6倍。
中國是世界上茶葉品種最多的國家之一,按不同的標準,可以將茶葉分為不同的類別。
如:
按發(fā)酵程度可分為:不發(fā)酵茶、未發(fā)酵茶、半發(fā)酵茶、全發(fā)酵茶、后發(fā)酵茶;
按季節(jié)可分為:春茶、夏茶、秋茶、冬茶;
按生長環(huán)境分為:平地茶、高山茶。
通常是把茶葉分為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,其中基本茶類按顏色分為綠茶、紅茶、烏龍茶、黃茶、黑茶、白茶。以基本茶為原料進行再加工的茶類稱為再加工茶,主要包括花茶、緊壓茶、萃取茶和保健茶等。
著名茶館文學家老舍先生曾說:“喝茶本身是一門藝術。本來中國人是喝茶的祖宗,可現(xiàn)在在喝茶藝術方面,日本人卻走在我們前面了”。簡單一句關于喝茶的話,道盡先生愛國之心。他以清茶為伴,文思泉涌,創(chuàng)作《茶館》,通過對舊北京裕泰茶館的興衰際遇,反映從戊戌變法到抗戰(zhàn)勝利后50多年的社會變遷,成為飲茶文學的名作,轟動一時。
中國茶道不像日本茶道那樣有嚴格的儀式、程序和體系,而是更崇尚自然、隨和的美。中國茶道以儒家思想為核心,融合儒、道、佛為一體,既能清心靜氣,又可養(yǎng)神助智。
真理、真性、真誠,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。“和、靜、怡、真”構成中國茶道精神的基本內涵。